13405527199
潤滑方式的選擇 1.少數低速(v<0.5m/s)小型減速器采用脂潤滑外,絕大多數減速器的齒輪都采用油潤滑。對于齒輪圓周速度v≤12m/s的齒輪傳動可采用浸油潤滑。即將齒輪浸入油中,當齒輪回轉時粘在其上的油液被帶到嚙合區(qū)進行潤滑,同時油池的油被甩上箱壁,有助散熱。為避免浸油潤滑的攪油功耗太大及保證輪齒嚙合區(qū)的充分潤滑,傳動件浸入油中的深度不宜太深或太淺,一般浸油深度以浸油齒輪的一個齒高為適度,速度高的還可淺些(約為0.7倍齒高左右),但不應少于lOmm;錐齒輪則應將整個齒寬(至少是半個齒寬)浸入油中。對于多級傳動,為使各級傳動的大齒輪都能浸入油中,低速級大齒輪浸油深度可允許大一些,當其圓周速度v=0.8~12m/s時,可達1/6齒輪分度圓半徑;當v<0.5~0.8m/s時,可達l/6~l/3的分度圓半徑。如果為使高速級的大齒輪浸油深度約為一齒高而導致低速級大齒輪的浸油深度超過上述范圍時,可采取下列措施:低速級大齒輪浸油深度仍約為一個齒高,可將高速級齒輪采用帶油輪蘸油潤滑,帶油輪常用塑料制成,寬度約為其嚙合齒輪寬度的1/3~1/2,浸油深度約為0.7個齒高,但不小于1Omm;也可把油池按高低速級隔開以及減速器箱體剖分面與底座傾斜。 蝸桿圓周速度v≤10m/s的蝸桿減速器可以采用浸油潤滑。當蝸桿下置時,油面高度約為浸入蝸桿螺紋的牙高,但一般不應超過支承蝸桿的滾動軸承的*滾珠中心,以免增加功耗。但如果因滿足后者而使蝸桿未能浸入油中(或浸油深度不足)時,則可在蝸桿軸兩側分別裝上濺油輪,使其浸入油中,旋轉時將右甩到蝸桿端面上,而后流入嚙合區(qū)進行潤滑。當蝸桿在上時,蝸輪浸入油中,其浸入深度以一個齒高(或超過齒高不多)為宜。 2.當齒輪圓周速度v>12m/s或蝸桿圓周速度v>10m/s時,則不宜采用浸油潤滑,因為粘在齒輪上的油會被離心力甩出而送不到嚙合區(qū),而且攪動太甚會使油溫升高、油起泡和氧化等降低潤滑性能。此時宜用噴油潤滑,即利用油泵(壓力約0.05~0.3MPa)借助管子將潤滑 不高但工作條件相當繁重的重型減速器中和需要大量潤滑油進行冷卻的減速器中。由于噴油潤滑需要專門的管路、濾油器、冷卻及油量調節(jié)裝置,因而費用較貴。對蝸桿減速器,當蝸桿圓周速度p≤4~5m/s時,建議蝸桿置于下方(下置式);當v>5m/s時,建議蝸桿置于上方(上置式)。
潤滑油粘度的選擇
齒輪減速器的潤滑油粘度可按高速級齒輪的圓周速度v選?。簐≤2.5m/s可選用中極壓齒輪油N320;v>2.5m/s或循環(huán)潤滑可選用中極壓齒輪油N220。若工作環(huán)境溫度低于0°C,使用潤滑油須先加熱到0°C以上。 蝸桿減速器的潤滑油粘度可按滑動速度 s v選擇: s mvs/2?可選用N680極壓油; s v>2m/s可選用N220極壓油.蝸桿上置的,粘度應增大30%。
軸承的潤滑減速器中的滾動軸承常用減速29內用于潤滑齒輪(或蝸輪)的油來潤滑,其常用的潤滑方式有:
1.飛濺潤滑 減速器中只要有一個浸油齒輪的圓周速度v≥1.5~2m/s,即可采用飛濺潤滑。當v>3m/s時,飛濺的油可形成油霧并能直接濺入軸承室。有時由于圓周速度尚不夠大或油的粘度較大,不易形成油霧,此時為使?jié)櫥煽浚T谙渥雍厦嫔现瞥鲚斢蜏?,讓濺到箱蓋內壁上的油匯集在油溝內,而后流入軸承室進行潤滑.在箱蓋內壁與其接合面相接觸處制出倒棱,以便于油液流入油溝。在難以設置輸油溝匯集油霧進入軸承室時,亦有采用引油道潤滑或導油槽潤滑。
2.刮板潤滑 當浸油齒輪的圓周速度v<1.5~2m/s時,油飛濺不起來;下置式蝸桿的圓周速度即使大于2m/s,但因蝸桿的位置太低、且與蝸輪軸線成空間垂直交錯,飛濺的油難以進入蝸輪軸軸承室。此時可采用刮板潤滑。利用刮油板將油從蝸輪輪緣端面刮下后經輸油溝流入蝸輪軸軸承。刮板潤滑裝置中,刮油板與輪緣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隙(約0.5mm),因而輪緣端面跳動和軸的軸向竄動也應加以限制。
3.浸油潤滑 下置式蝸桿的軸承常浸在油中潤滑。如前所述,此時油面一般不應高于軸承*下面滾動體的中心。 減速器中當浸油齒輪的圓周速度太低難以飛醋形成油霧,或難以導入軸承,或難以使軸承浸油潤滑時,可采用潤滑脂潤滑。潤滑脂通常在裝配時填入軸承室,其裝填量一般不超過軸承室空間的1/3~1/2,以后每年添加1~2次。采用脂潤滑時,一般應在軸承室內側設置封油環(huán)或其他內部密封裝置,以免油池中的油進入軸承室稀釋潤滑脂。 脂潤滑軸承在低速、工作溫度70°C以下時可選鈣基脂,較高溫度時選鈉基脂或鈣鈉基脂,dn值(d為軸頸直徑,mm;n為工作轉速,r/rain)高(>40000mm·r/min)或負荷工況復雜時可選用二硫化鉬鋰基脂,潮濕環(huán)境可采用鋁基脂或鋇基脂而不宜選用遇水分解的鈉基脂。 如果減速器采用滑動軸承,由于傳動用油的粘度太高不能旋蓋式油杯在其中使用,而需采用獨自的潤滑系統(tǒng).這時應根據滑動軸承的受載情況、滑動速度等工作條件選擇合適的潤滑方法和油液。 減速器的密封 減速器需要密封的部位一般有軸伸出處、軸承室內側、箱體接合面和軸承蓋、檢查孔和排油孔接合面等處。
1. 軸伸出處的密封
(1)氈圈式密封 利用矩形截面的毛氈圈嵌入梯形槽中所產生的對軸的壓緊作用,獲得防止?jié)櫥吐┏龊屯饨珉s質、灰塵等侵入軸承室的密封效果。用壓板壓在毛氈圈上,便于調整徑向密封力和更換氈圈。氈圈式密封簡單、價廉,但對軸頸接觸面的摩擦較嚴重,主要用于脂潤滑以及密封處軸頸圓周速度較低(一般不超過4~5m/s)的油潤滑。
(2)皮碗式密封 利用斷面形狀為J形的密封圈唇形結構部分的彈性和螺旋彈簧圈的扣緊力,使唇形部分緊貼軸表面而起密封作用.密封圈內裝有金屬骨架,靠外圍與孔的配合實現軸向固定;無骨架式密封田,使用時必須軸向固定。 密封圈兩側的密封效果不同。如果主要是為了封油,密封唇應對著軸承;如果主要是為了防止外物侵入,則密封唇應背著軸承;若要同時具備防漏和防塵能力,*使用兩個反向安置的密封圈。 皮碗式密封工作可靠,密封性能好,便于安裝和更換,可用于油潤滑和脂潤滑,對精車的軸頸,圓周速度v≤10m/s;對磨光的軸頸v≤15m/s。
(3)間隙式密封 間隙式密封裝置結構簡單、軸頸圓周速度一般并無特定限制,但密封不夠可靠,適用于脂潤滑、油潤滑且上作環(huán)境清潔的軸承。
(4)離心式密封 在軸上安裝甩油環(huán)以及在軸上開出溝槽、利用離心力把欲向外流失的油沿徑向甩開而流回。這種結構常和間隙式密封聯(lián)合,只適用于圓周速度v≥5m/s的油潤滑。
(5)迷宮式密封 利用轉動元件與固定元件間所構成的曲折、狹小縫隙及縫隙內充滿油脂實現密迷宮式密封對油潤滑和脂潤滑均同樣有效,但結構較復雜,適用于高速。
2.箱蓋與箱座接合面的密封 在箱蓋與箱座接合面上涂密封膠密封*為普遍,也有在箱座接合面上同時開回油溝,讓滲入接合面間的油通過回油溝及回油道流回箱內油池以增加密封效果。
3.其他部位的密封 檢查孔蓋板、排油螺塞、油標與箱體的接合面間均需加紙封油墊或皮封油圈。螺釘式軸承端蓋與箱體之間需加密封墊片,嵌入式軸承端蓋與箱體間常用O形橡膠密封圈密封防漏。